【贯彻落实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安陆市联兴村:唤醒“沉睡”土地 致富一方百姓

图片


2月28日,安陆市接官乡联兴村的豫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首批紫菜薹迎来丰收,村民在基地里娴熟地采摘着紫菜薹。当天采摘的2万余斤紫菜薹顺利装车,即将运往广州市场。


“没想种这么多,但耐不住他们‘磨’呀!今年的收成和效益都不错,真感谢他们!”豫园果蔬合作社负责人杨欲意言语间透着喜悦。


杨欲意口中的“他们”,就是联兴村的村干部。


由于村里外出务工人多,联兴村花园河岸有不少土地被闲置,这成了村支部副书记秦保明的一块“心病”。


如何让“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


2020年,秦保明“磨”上了经朋友介绍认识的河南人杨欲意,三番两次带着他来村实地查勘土地情况。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杨欲意眼前一亮,当即决定在村里成立豫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种植土豆、白菜、莴笋、西瓜等蔬果。


图片


正值春耕备耕之际,秦保明主动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仅一天时间就协调流转土地100亩。除此之外,秦保明还联系乡农技站专家进行蔬果种植技术指导。第一年,合作社盈利20多万元。


尝到“甜头”的杨欲意看到了蔬果产业发展前景,2021年,他又流转土地50亩,种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紫菜薹,轮作种植土豆、白菜、莴笋、西瓜等蔬果。


合作社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紫菜薹上市,近一周就带动就业35人,村民获得务工报酬近2万元。


图片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了老板,我到基地务工,100块钱一天,离家近还增加了收入。”忙着在基地采摘的脱贫户秦保华高兴地说。去年,他以每亩地360元的价格流转了10亩地给合作社,平时在蔬果种植、培育、采摘时节,就到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近年来,接官乡着力在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下功夫。村村建起的合作社,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今年,联兴村扩大蔬果种植面积,打牢现有的蔬菜产业基础,让周边更多的脱贫户到基地务工就业、增加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通讯员余苗

编辑:曾晗

审核:吴焱 

终审:叶亚玲

出品:安陆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