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孝感大美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月5日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在武汉开幕

来自全球的宾客共赴湿地之约

为湿地保护建言献策


图片孝感市湿地公园分布图。

孝感

作为“千湖之省”湖北的一员

湿地资源丰富

推进湿地保护不遗余力


立冬节气,走进朱湖、老观湖、汈汊湖等国家湿地公园,辽阔水面上,碧波荡漾、飞鸟翔集;园内植被繁茂、层林尽染,构成了一幅灵动和谐、色彩斑斓的美丽生态画卷。
图片


湿地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

蕴藏巨大的生态价值

关乎每个人的福祉


图片

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秋色倚晴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强湿地保护等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图片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湿地建设与保护,把湿地保护修复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严格按照“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湿地保护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目前,孝感市湿地总面积84187.74公顷,呈现中北部以人工湿地(库塘)为主,南部以河流湖泊为主,河湖相连的格局。

全市先后建成孝南朱湖、安陆府河、云梦涢水、汉川汈汊湖、孝感老观湖5个国家湿地公园和孝昌观音湖、大悟九房沟2个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保护面积达到12860公顷。安陆府河、云梦涢水、孝南朱湖湿地先后纳入省级重要湿地管理,云梦涢水、安陆府河湿地正积极申报国家重要湿地。


图片

11月6日,众多鸟儿栖息汉川汈汊湖国家湿地公园。

图片

“我们整合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些湿地公园的建成,可实现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游人可游山水、赏林田、识湿地,寓教于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廖武介绍。

我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坚持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湿地生态
湿地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恢复持续向好

图片如仙境一般的孝感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




——开展湿地全面普查,做好湿地资源动态监测,掌握湿地资源变化。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纳入湿地公园管理,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实行清单式管理,对占用湿地遵循“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严防湿地变“失地”;建立完善湿地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压实各地领导干部责任,倒逼湿地保护责任落实。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加快建立功能齐备、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湿地公园管理信息化体系,有效提高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水平。


图片11月6日,水天同碧的汉川汈汊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成鸟儿嬉戏的天堂。

建设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工作,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和保护知识,凝聚全民共爱、共建、共享湿地的共识。




在汈汊湖国家湿地公园,去年冬天,迎来近10万只越冬候鸟在此嬉戏、觅食。自2018年以来,湿地公园新增维管束植物67种,鸟类9种,小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增加10余倍。

漫步朱湖湿地公园,花木繁茂、空气清新。5156公顷保护区内,清澈洁净的河湖沟渠、繁茂丰富的森林资源、品类繁多的物种,成为野生动植物生长栖息的天堂。

据野生动植物专家调查,朱湖湿地现有446种野生植物、258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达20多种,青头潜鸭、白颈鸦、遗鸥、雀鹰等珍稀动物相继在朱湖境内安家落户。


保护湿地,任重道远

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推进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图片

安陆府河国家湿地公园佳景如画屏。

春赏百花,夏看荷叶

秋遇芦花,冬悟鸟鸣

四季皆景

在孝感,绚丽多彩的湿地

成为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来源:孝感日报 记者王德强 通讯员乔卫华 胡帅  图/记者晏美华 通讯员郑毅 宋博 刘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