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农机为何能走出国门?新华社重磅报道

小县城的农机为何能走出国门?新华社重磅报道


图片





传统农机常给人一种“粗大笨”的印象。湖北省安陆市一个研发团队借鉴汽车制造思维,生产出了能够广泛用于田间作业的智能播种机,一改人们对农机的传统认知。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走出国门的智能精量播种机


图片


3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
记者来到安陆市的湖北永祥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车间生产线上,
工人赶订单、抢生产,
忙着组装各类智能农机;
车间外,一台台农机成品陆续装车,
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图片


不远处,一台由该公司生产的
智能精量播种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
整地、起垄、开沟、播种、
施肥、覆盖、镇压
各种操作一气呵成



农机为啥这么“聪明”?

是因为有了一个“智慧大脑”



01
“播什么种子,一亩播多少量,都能提前设置。”


“这台机器可播小麦、油菜、水稻等不同作物的种子,还能一次完成开沟、起垄、播种、施肥、覆土等工作。”说着,公司总经理叶元文向记者演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着播种机的平板电脑。“播什么种子,一亩播多少量,都能提前设置。”


图片


永祥农机的这款多功能精量播种施肥一体机

采用智能APP控制排种,利用风机吹出高速流动的空气,将种子和颗粒肥料同时均匀地输送到土壤里,可以实现旋耕、播种、施肥、开沟、起垄、覆土、镇压等工序,一次成型、多道农艺一次完成,实现精量施肥、精量播种,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率,也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播种机后侧的两个黑色扁盒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雷达智能传感器,通过感知移速,可实时反馈并调整播种、施肥的数量和位置。”叶元文说,“遇到旱地或泥巴地,传统手动播种方式常常导致播种不均匀、浪费种子等问题,进而影响产量,这台播种机可通过漏播监控、堵塞监控、料位监控等功能,实现精量播种,保证合理的播种密度。”



02
“很多技术是我们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才攻破的。”


对叶元文而言,智能精量播种机的问世历经坎坷。“很多技术是我们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才攻破的。”他说。


图片


2014年,
安陆市大力发展农机技术,
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的
叶元文对农机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转行带着6人团队搞研发。

图片


“我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发现很多传统农机的功能都有着巨大的优化空间,可以和汽车一样配备具有精控功能的设备。”叶元文说。


为深入了解农户的农机需求,叶元文跑遍湖北、河南、安徽等省份,在田间地头与各地农民攀谈,寻找方向和答案;为借鉴外国先进农机技术,叶元文带着研发团队到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交流学习……


图片


经过不懈探索,
2016年,
永祥农机终于研发出
第一代智能播种机,
此后不断革新迭代。


“拿雷达智能传感器来说,以前购买国外技术需要近万元,且采购周期长达半年之久。现在我们自己生产,成本费用大幅下降。”叶元文告诉记者。


图片




目前,永祥农机产品已打通海内外市场。2022年,澳大利亚的某家公司从永祥农机一次性购置60余台智能农机,还签下了5年合同。叶元文说,永祥农机已经报名2023年德国汉诺威农机展,他们期待向全球参观者展示自己的农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