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坚持以“严”的主基调,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强化信息互通,注重协调联动,强化法律监合力,提升依法惩治环境污染犯罪成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2022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3件,罚款96.12万元,实施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2起。
强化“两法街接”思想认识,着力在“统”字上下功夫。安陆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执法大练兵活动,以新制定颁布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出台为契机加强系统学习培训,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执行“两高司法解释”和“两法街接工作办法”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开拓、精细“两法街接”各项工作,增强对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移送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通报制度及案件的移送制度,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和凌厉攻势,提高了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力促进了环境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的贯彻落实。
强化“两法衔接”机制建设,着力在“融”字上做文章。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两法衔接”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法制股、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两法街接”领导小组,对重大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涉嫌犯罪案件进行审查、集体讨论。建立会商机制。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公安局和市人民检察院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的生态环境案件实施联合督办,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就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证据固定和保全等问题咨询公安、检察部门,公安、检察部门及时就案件办理中的环境专业问题咨询生态环境部门。强化信息共享。市生态环境局和市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信息平台实现执法、司法信息共享,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及时将查处的符合刑事诉讼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信息等实现共享。
强化“两法街接”落地落细,着力在“深”字上见实效。加强联合执法。深化公安、生态环境一体化执法和异地执法、“双罚”制度,不断加大持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措施实施力度,重点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违法犯罪行为,集中解决严重污染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区域性、行业性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沟通会商。针对有分歧的涉嫌污染犯罪案件,积极践行沟通交流机制;主动对接司法部门,对案件中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过论,认真把好每起案件的证据关、事实关、法律适用关,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深化监督体系。抓住学法、用法“两个环节”,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席和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确保执法的依据、责任、权限、手段和要求“五个合规”,做到真督实查,查摆问题,寻求对策,确保“两法衔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