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 盘活存量,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通讯员敖星星 近年来,安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总量、挖增量、去存量、提质量,有效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今年1月,安陆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从保护入手,守牢耕地红线。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保护和开发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目前,共划定耕地91.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80.7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57.8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50.87平方公里。强化依法管控,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强耕地“进出平衡”管理,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督促推进完善市乡村三级耕地保护巡查网络。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2022年发现的13起违法占地行为全部处置到位。强化宣传教育,以全国“土地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宣传宣讲30余场次,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从供给入手,提升用地质效。综合整治“造”地。深入挖掘农村低效用地要素资源,启动实施总投资7.9亿元的木梓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面积3969亩。积极争取增减挂钩项目,2022年立项4557.7亩,验收、备案3070亩,三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盘活存量“腾”地。深入开展低效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大力推进“腾笼换鸟”,为经济发展腾出新空间。2022年,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391亩,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45.60亩。精准高效“供”地。坚持“精准征地、精准供地”,优先保障“4+3”先进制造业、“3+6”特色农业产业链项目用地。2022年,累计供应工业用地2152.2亩,同比增长27.6%,确保了华美产业园(一、二期)、中科铜箔(5、6、7期扩能)、开发区云谷光电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严格落实节地评价制度,以“亩产论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一区五园”新落户项目亩均投资额150万元以上、税收15万元以上。

从服务入手,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供地模式。2021年在全省率先推进工业项目“五证同发”试点,大力推行工业“标准地”“净地”出让,对落户企业坚持做到“九通一平”,在“一区五园”动态保持3000亩左右净地,近两年,共完成“五证同发”项目90宗,推动“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加快数字赋能。以不动产实体大厅智能化建设为突破口,新增10台桌面人脸认证设备和自助打证机,优化流程再造,推进“零材料”“一个流程”“一次办好”提速增效,“交房即交证”“一码管地”“一证一码”“扫码看图”逐步实现,申办事项30分钟办结。推进“多测合一”。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推动测绘成果数据与不动产登记审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成果共享,最大限度提高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着力打造“安心安陆”营商环境品牌。2023年4月2日,环球时报社发布“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安陆入选“2022年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