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涢水河畔 幸福快递

图片


快递进村
架起城乡之间消费、
流通的快速邮道,
不仅让丰富新颖的消费品
源源不断走过乡村,
也让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
上行渠道日益畅通,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图片


近年来,安陆市抢抓全省农村寄递物流试点县(市) 机遇,高标准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水平运营,全面建成 “1+277”市、村两级寄递物流体系。以小切口服务大战略、小快递连接大市场、小邮车关联大产业、小包裹服务大民生,为安陆加快建设“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全域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01

市级【一园五心】 直配到村提效能




2022年

图片


安陆市投资326万元,建成市、镇、村“1+13+239”三级网络(1个市级共配中心,13个乡镇共配服务站,239个村级网点),在孝感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农村快递寄送从周转不便到快捷方便的蝶变之路。



2023年

图片


安陆市对市级共配中心和村级网点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其中市级共配中心面积扩大到5200平方来,自动分拣机格口由100个增加到364个,形成“一心七区”功能布局(“一心七区”即党员服务中心、冷链物流区、邮政业服务区、智能分拣区、视频调度区、农产品展示区、电商直播区、快递小哥服务区);村级网点由239个拓展到277个,示范网点100%,全部实现“一站六有”;服务体系由三级调整为两级,实现快递由安陆市共配中心直配到村。


“以前寄快递要到集市,现在快递都通到家门口了,真是太方便了!”9月7日,安陆市接官乡新龙村的秦大妈一大早便来到村综合便民服务站,给远在深圳工作的儿子寄去土鸡蛋和自榨的芝麻油。当日,安陆市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正式启动运营,全部包裹“走”流水线,人工只需整理包裹顺序, 一件件快递准确分拣至277个村级网点,有效实现当日快递当日到村。雨天、雪天、节假日……,“快递小哥”永远在路上,365天“保服务”,农村群众送去幸福、寄出希望。


图片


“安陆共配中心分拣到王义贞镇19个站点的包裹送到我们支局来后,由我们支局统一投递,我们会第一时间将快递送到各站点去。”安陆市邮政分公司王义镇支局投递员张伟介绍道。今年,安陆市委市政府委托市邮政公司牵头,与德邦、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京东、丹鸟等8家民营快递企业统一签订代投协议,进村快递件由市共配中心统一分拣、市邮政公司统一配送,有效破解了散件配送成本高、投递到村耗时长、农村快递投诉多等难题,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多方受益。

图片


根据孝感市邮政管理局授权,安陆市物流发展局加挂市邮政业发展中心牌子,安陆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加挂市邮政业执法大队牌子,实现农村寄递物流行业执法管理权限下放。安陆市制定出台《安陆市农村寄递物流管理办法》,明确邮政业发展中心监管职责,组建邮政业执法大队,依托市共配中心云端监控系统“一网统管”。


图片


02

村级【一点多能】  服务民生添便利


王义贞镇花园村的陈玲经营着自家小商店,同时也负责快递服务站的业务。目前,安陆市村级快递网点主要是像陈玲这种模式运营。他们依托村级平台资源,全面升级村级网点外部形象标识、内部形象标识,配置包裹货架、电子设备、消防设备,安装监控设备,统一招聘、培训、报酬、服装,配达,全力打造“安顺达”品牌,极大方便村民寄取包裹。


“自从快递物流进了村,收件寄件方便多了,同时又可以在站点买一些生活用品,家里的老年人还能在这里代缴电话费、电费,非常方便。”王义贞镇花园村村民陈雪梅说道。

图片

安陆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将寄递物流点与便民超市,农资商店、专业合作社、村邮站、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交通驿站、农旅融合示范点、实力产业基地等有效整合,村级网点除基本的寄递服务外,叠加政策宣传、便民缴费、网上代购、普惠金融等各类便民服务功能,实现购物、寄递、销售、生活、创业、金融六个"不出村"。


图片


安陆市棠棣镇胡棚村中心超市最近比以前更热闹了,超市老板胡强最近有了个新头衔——“荣升”胡棚村综合便民服务站站长。他把原来180平方米的超市分成了3块,西边50平方米场地收发快递,顺便帮忙交话费、水费;中间圈了一小间用作“红色议事厅”,平时村干部在这里宣传政策,农技员讲解用药知识,购物、收寄快递的人还能喝口茶水,歇歇脚;东边仍然开超市。






胡强说:“人比以前忙多了,现在每天平均收几十件快递,1件得4毛钱,寄件强一点,可以得3成,充话费,交电费这些都是免费的,每天还要给'红色议事厅'烧点'大叶片'茶水。但这只是开始,收件寄件量每天都在增加,生意也明显在好,这件事算是做对了路。”


图片


安陆市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寄递物流工作始终,全市共设置党员示范网点69个,大力开展政策宣讲凝心、上门送取贴心、提供便利暖心“三心”活动,村“两委”干部、党员大力宣讲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帮助留守孤寡老人取件寄件。烟店石河社区、棠棣胡棚社区、洑水牌楼村等红旗网点,不仅提供免费凉茶 、wifi、轮胎充气等服务,还成为反电诈、防溺水、防汛抗旱、用电用气安全、秸秆禁烧等政策宣传的红色阵地。

03

基地【一网联动】  畅通循环促增收



图片


今年1-8月份,
安陆市快通进村152 .7万件,
增长79.7%;
上行邮件9.2万件,
增长43.9%。
农村电商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2%。

8月,安陆五言陆色农业公园,颗颗硕大的黄桃在阳光沐浴下清香诱人;网红“李小白”游走在果园里,手机直播卖果:“五言陆色的黄桃,好吃看得见。”


烟店镇2015年引进湖北五言陆色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农业生态公园;坚持“把流量变成留量”,开办助农直播间的同时积极策划李白杯、秋收节、庙会等精彩活动,大大提升了酱菜、黄桃、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身价,各种“土货”供不应求。





“往年我们的桃子只能在附近销售,导致很多桃子烂在地里,很心疼。如今打通了销售渠道,通过物流点我们每天发送500件黄桃,截至目前销售额超过30万元。”五言陆色农业有限公司杨星介绍。



图片


同样享受寄递物流红利的

还有位于洑水镇的

涢水香思米业有限公司。


为打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洑水镇政府在涢水香思米业有限公司建成该市首家企业综合便民服务站,集寄递物流、物流仓储、特色农产品展示、直播带货、便民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同时,探索创新营销策略,凝聚各方力量,以品控为核心,以寄递为纽带,以直播助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目前,该公司在邮乐购上销售香米3万余斤,创收20余万元。企业负责人坦言:“这得益于农村寄递物流的便利。”


图片


图片










全域化寄递物流体系催生安陆“直播带货”兴起,安陆香稻、蓝莓、白花菜、南乡萝下、食用菌、吉阳大蒜等几十个品种的特色农产品从风景秀美的涢水河畔走出安陆、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出一条生机勃勃的产业兴市之路。


来源:安陆市乡村振兴局

编辑:曾晗

审核:盛婷

终审:叶亚玲 吴焱

出品:安陆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