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陆市民政局以“物质救助+服务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为依托,深入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落地落实。
签订四方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对象的监护人、照料人及照料服务责任,并将协议上传救助系统备案。建立监护人、照料人台账,完善照料人账号,为照料护理费分开发放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日常管理。摸排居住相对独立且远离人口集中区的特困供养对象,为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与照料人手机绑定,随时关注被照料人日常生活情况,提高照护可及性。
提高服务水平。低保、特困对象及失能、失智对象均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或精神卫生机构,由相关机构作监护人,履行监护照料义务。低保对象入住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以参照特困对象给予照料护理补贴,资金渠道从低保重点救助或临时救助途径解决。
开展生活类服务。对分散居住且缺乏照料的低保、特困对象,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为特困对象提供免费助餐服务,为低保等对象提供低偿助餐服务。明确特困对象照料费可以作为助餐补贴发给项目运营者,低保对象可以从重点救助政策中给予适当补助。
开展送医陪护服务。与安陆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服务协议,对有住院需求的特困、低保等对象,提供免费接送入出院服务。住院期间,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专业护工日常陪护服务。
履行日常照料职责。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要督促村委会监督照料人履行照料服务对象基本生活、基本医疗、日常事务等服务,并对服务情况开展监督考核及评价工作,如实记录工作台账,对连续三个月不履行照料责任的照料人予以更换。通过微信小程序,对照料人开展照料服务日常打卡接龙活动,及时掌握照料服务动态。
支持社工开展支持类服务。鼓励和支持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社工分站专业社工,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支持社工工作良性运行。
来源:安陆市民政局 通讯员韩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