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年目标,这些“一把手”这么说——

本网讯  记者黄爱东 黄德望  李店镇党委书记梅剑波:

走访离任村干部

全力以赴抓工业经济。发挥李店工业园、李店小微产业园优势,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项目招引、项目服务、建设保障等工作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工业经济引领李店经济社会发展。

千方百计抓财源建设。坚持向内挖潜,做到应收尽收。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各种途径,让新的总部企业落户李店。加强与安徽共荣再生资源、安陆金易成钢铁炉料等企业合作,全面完成财税收入。

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加快贫困村路面拓宽改造、危房改造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建设步伐,全面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任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以上。积极推广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一批以土地流转、生态循环、合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健全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司法救助和就业救助等制度。完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扎实办好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教育提升工程,着力建设健康李店。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书记抓、抓书记”和作风建设提升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干部作风转变,营造良好党风政风,突出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棠棣镇党委书记陈颖:

走访慰问贫困户

突出重点,广泛培植财源。狠抓“两资一促”,集中精力抓招商、争项目、扶企业、扩投资、壮实体,明确专班抓落实,加快招商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提质增效,推进三农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全镇生态循环农业;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成国家高标准农田补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实现持续增产增收。

强基固本,促进镇村建设。加快路网建设,创建“四好道路”示范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统筹民生,实现发展共享。全力推进民生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确保完成脱贫出列任务;服务西城新区拆迁项目和汉十高铁建设,配合好市政府做好金泉安置区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平安棠棣”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王义贞镇党委书记李宗文:

花园村扶贫公路施工现场 

抓特色,强基础。抓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打响有机富硒品牌,推动农旅、农商融合发展。抓特色旅游业提升,对内挖掘和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对外借鉴成功经验,探索王义贞旅游发展模式。抓特色项目招引,把项目招商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银杏和生态旅游,制定项目招商手册,组建专班分赴北京、武汉、深圳等地招商引资。

明思路,补短板。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扶贫任务按要求分解到月,多措并举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加大各项民心工程建设力度,关注弱势群体诉求,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和安全生产,及时做好接访、受访和处访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责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

立制度,强队伍。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加强队伍建设。按照班子成员“四比”、部门工作“四创”、驻村干部“四考”、村级组织“四找”要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提升党建水平,落实全年党建工作要点,责任到人,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木梓乡党委书记杨学军:

调研乡养猪大户蒯明宏

围绕“两资一促”,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亲商、爱商”的投资环境,树立全民招商意识,通过各种桥梁纽带关系以情招商、以商招商。

调整产业结构,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始终把农业作为木梓的基础产业,在现代农业强市中找准定位,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发展“115”目标工程(1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稻虾共作基地、5000亩中药材基地)。

推进产业融合,打好农村电商平台攻坚战。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建设,鼓励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村青年投身到电商创业中来,为有意向的农村创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创业合作平台。

落实扶贫政策,打好扶贫攻坚战。实施“五个一批”( 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化合作社带头一批、发展产业突破一批、劳动就业转移一批、公益岗位解决一批)战略,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建设“美丽乡村”,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不断美化农村生活环境。完善集镇配套和绿化设施建设,探索集镇管理、垃圾运转等新模式,打造宜居宜业村镇。

接官乡党委书记曾光:

走访慰问宋冲村贫困户

招商引进再出成效。梳理招商信息,实行一对一跟踪并积极开展外出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进一步扩展招商工作思路,不局限于本地,充分利用“一区五园”发展飞地经济,力争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突破,既招引企业又发展经济。结合林果大乡建设,重点招引基地开发建设项目。

精准扶贫再加力度。继续推进每周一驻村干部到村访贫问困固定工作日制度,每月听取驻村干部汇报所驻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项目,为群众增收致富出点子、想路子,鼓励群众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从根本上“治贫”。引导重点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作,确保四个集镇集中安置点搬得出、住得下、能脱贫。

农业农村再添特色。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上做好大文章,打好提前量。对目前已经有意向来投资稻虾共养的企业、林果种植、休闲农业等项目,积极做好所选区域内村、农户的协调引导,力争做到在不影响总体发展规划和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连片开发,形成大格局,相互衬托,相互促进,打造接官瓜果之乡的特色品牌。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招商引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民生改善再增举措。继续推进道路建设工程,抓好通村、通组水泥路改造升级。扎实做好集镇提档升级,用集镇整治成果带动全乡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谋划集镇发展,拉开集镇建设格局,实施集镇东延西扩工程,推动集镇建设,壮大集镇规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